中医药文献知识
1.中医药文献分类体系的演变
我国古代目录学家十分重视目录的分类,提出了各种分类方法,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七分法和四分法两大分类体系。中医古籍大多收录在历代艺文志、经籍志、官修书目、私藏书目等综合性书目及中医专科书目之中。
在七分法综合性书目中,《七略》将医书归入方技略,下设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首创中医四分法。其中“医经”类主要收载医学理论书籍,“经方”类主要收载方书、本草、内、外、儿各科以及“食禁”等医书,“房中”类主要收载房室方面的书籍,“神仙”类多为收载养生方面的书籍;《七志》将医书主要归入阴阳、术艺两志中,也散见于儒、道、佛诸家类目之中,另外儒、道、佛诸家的书籍中均有一些医学资料;《七录》将医书归入“术技录”大类下的“医经部”“经方部”以及将服饵、房中一类书籍归入“仙道录”大类。
在四分法中,《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将医书归入“子部”大类的“医家类”,且从《旧唐书·经籍志》开始将医书分为明堂经脉、医术、本草、养生、病源、单方、食经、杂经方、类聚方七个大类。
在十二分类法中,宋代郑樵的《通志·艺文略》首次将医书列为一级类目“医方”,下分26类,创立了中医古籍分类体系的大体框架。
在中医专科书目中,《医藏书目》以佛经名词作为类目名称,将医书分为20大类;《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在历代医籍分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中医古籍分类体系,设有三级类目,其最新版本共设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6个、三级类目81个。
中医古籍在历代传承过程中,其学术内容在不断变化,医籍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纵观我国历代文献分类体系,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从最初的四分法逐步演变为七分法,又细化发展到26类,最终发展到今天比较完善的三级类目体系共81类。从由简到繁的中医分类体系及其发展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分类专业化、细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类目设置以及名称变化反映了中医学术发展的源流和学科分化程度及类目的增减或删汰,体现了学科知识的扬弃与发展,以及人们对本学科知识的需要程度。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掌握中医古籍分类是打开中医宝库的一把钥匙。
2.最早的中医专科书目——《医藏目录》
《医藏目录》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书目。明清时期医学文献丰富,出现许多种中医专科目录,但大多失传,如明代李濂《嵩渚医书目录》、清初王宏翰《古今医籍考》、余鸿业《医林书目》、董恂《古今医籍备考》等。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目录是明代殷仲春编撰的《医藏书目》(也作《医藏目录》),该书成书于1628-1644年间,是了解清朝中叶以前中国医学文献、研究古代医学和文化史不可多得的工具书。与一般中医书目分类不同,《医藏书目》在分类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其采用佛教名词对医书进行分类,以佛经名词作类目名称,全书分20函即20类,每类冠以小序,下列书目,共收录449种医籍。著录项目简明,仅著录书名、卷数、作者。
殷仲春深受佛学思想影响,以佛经名词对医书进行分类,在医籍分类方面是一个创举。《医藏书目》的类目虽然采用佛经名词,但实际涵盖了中医基本知识体系,包括医经、本草、方书、针灸、伤寒、脉学、养生、外科、妇科、儿科、眼科等,能反映明代我国医学发展概况。该分类体系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专科分类体系。
3.现代大型中医古籍书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为“中医研究院”)于1958年与北京图书馆联合主编了第一部《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59家图书馆和两位私人藏书家收藏的中医图书7661种。
1991年编辑出版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收录了全国113家大型图书馆收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12124种中医图书。
2007年出版的《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是在《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基础上修订编纂的,收录全国56个省市150家图书馆中医古籍藏书,包括影印本、复制本以及民国间出版物,共计13455种。这是迄今为止覆盖面较广、较全面反映中医古籍资源现状的大型专科古籍联合目录。其目录组织基本沿用《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和《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的三级类目分类体系,共有一级类目12个,二级类目66个,三级类目81个,并且沿用了分类编年体的编纂体例,即采用以分类为主、编年为辅的编排方法。
《中国中医古籍总目》,使中医古籍的分类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使读者能够“即类以求其书,即书以究其学”,为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奠定了初步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