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籍”的基本概念
关于《汉籍数字图书馆》中几个基本概念的简要说明如下:
一、汉籍
即汉字古籍。
种类上,凡用传统表达方式、内容涉及中华文化者,均属汉字古籍,除了各种传世文献,金文、甲骨、石刻、敦煌卷子、明清档案、书画、舆图等,均包含在内。
时间上,则不止于1911年,而应当包括民国甚至民国以后的短暂时期。
国别上,不限于中国境内,而应当扩大到整个汉字文化圈,包含形成于各国的各种双语文献。
管理单位上,则应以文献作为基本单位,书册是一个文献单位,书册中的单独文献、表现形式非书册的其他文献,都是一个文献单位。
二、文献
是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在不同学科和语境中并不相同。《辞源》《辞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在历史学科实际使用中,排除了其中没有文字或图画的文物。
在《汉籍数字图书馆》中,书册是文献,如《四库全书》,书册中包含的不同作者撰写的不同著作是文献,甲骨片、敦煌卷子等等都是文献。
三、子目
一个大的文献中包含的小文献。例如,《四库全书》是一个文献,它里面又包含了《尚书》《史记》等等,后者构成《四库全书》的子目。
四、版本
一种书籍经过多次传抄、刻印或以其他方式而形成的各种不同本子。例如:《红楼梦》有清乾隆五十六年木活字印本、清道光十二年刻本、苏联列宁格勒藏钞本、民国间有正书局石印本等等不同版本。
五、印本
原有概念是指印刷的文本,相对于写本。在《汉籍数字图书馆》中,我们在另外的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指同一版本的文献,由于来源不同或制作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电子文件,例如同是《虞初新志》清刻本,有来自《笔记小说大观》《丛书集成三编》《古本小说集成》等不同汇编丛书者,也有来自早稻田大学的彩色扫描本、哈佛大学的黑白扫描本,这些成为不同的印本。